top of page
Writer's pictureSustainabilityHub Taiwan

10分鐘看「淨零與社會科學共舞」──臺灣永續棧國際論壇

Updated: Jul 11

  隨著COVID-19疫情趨緩,臺灣永續棧 (Taiwan Sustainability Hub,以下稱TSH) 與國科會「臺灣淨零路徑社會科學先導計畫」團隊於2023年7月24至25日在「瓶蓋工廠台北製造所」舉辦「淨零與社會科學共舞 (Net-Zero with Social Science) 」國際論壇,邀請德國兩所重量級跨領域研究與實踐機構來訪。來自「永續研究院 (Research Institute for Sustainability, RIFS)」和「德國氣候服務中心 (Climate Service Center Germany, GERICS)」的7位專家不只擔任專題演講講者,也和多位臺灣專家學者合作擔任對談與談人,以及設計和帶領微型工作坊。兩日的論壇活動共包含兩場專題演講、三場主題座談、一場工作坊以及兩場知識轉接交流活動,總共匯聚了國內、外15個單位的22位講者、與談人與主持人。


  TSH所主辦的會議向來重視交流和互動,這次國際論壇也透過議程設計,以及精心規劃現場動線、擺設、場地氣氛等細節,創造出親切但又專業的交流平台。兩日共155人次的參與者,相互激發多樣的跨領域對話,包含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整合,以及學界與政府、企業、民間等部門之間的協作,也探討如何將科學研究轉化為具有循證基礎 (evidence-based) 的政策,以及思考如何提供及轉譯重要的研究證據與資訊,強化淨零轉型路徑中的社會溝通。而除了在演講、座談和工作坊中與講者互動,中場休息時間更是所有與會者都盡力把握的交流時機。不論是討論前一場次的內容,或是交流休息時間中所設計的互動遊戲,每次休息時間總是人聲鼎沸,熱絡的互動常讓接續的場次險些無法準時開始。


  在開幕式中,臺灣永續棧召集人同時也是國科會副主委的林敏聰教授以場地名稱「瓶蓋工廠台北製造所」的英文名「POPOP」發音,如同瓶蓋被打開的啵啵聲,生動且有趣的帶出此論壇期待討論淨零與社會科學所需的創新思維。他同時分享了活動場地的歷史脈絡,1943年設立的工廠,到2004年關閉後廢棄多年,於2010年逐漸轉型,成為具有在地文化與自信的藝文創作萌芽地,乘載各式各樣的展演活動,從而創造新的價值。對於推動淨零社會科學的跨領域研究過程,林副主委指出從淨零科技的研發,到新科技在各地應用與實踐,仍有許多知識缺口和核心價值落差亟待彌補,才能使轉型呼應本土需求。在2019年,他曾參訪過此次邀請的RIFS與GERICS,並表示當時所了解到的跨領域研究與此兩單位的永續議題實踐、形成政策的這系列經驗,啟發他建立TSH做為一個跨領域的溝通協作平台,也在後續啟動淨零社科計畫時,著重納入多方利害關係人,強化社會科學在淨零目標實現的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此論壇邀請到許多不同領域專家的參與,其中也有跨出原本專業領域的學者,希望藉由國際論壇,讓國內計畫團隊及年輕學者與國外專家鏈結,碰撞更多知識的火花,切實為臺灣2050淨零路徑探尋可實踐的方針,並期許大家共同形塑出具核心價值的臺灣淨零轉型路徑。


RIFS經驗分享:如何在多元民主社會中推動淨零科技

  論壇第一場專題演講,由Ortwin Renn教授分享公民參與新科技落地的過程,以及RIFS在此一過程中的知識準備工作與跨領域協作。

認識 RIFS: Research Institute for Sustainability

  在演講中,Renn教授介紹了系統知識 (system knowledge)、導向知識 (orientation knowledge)、轉型知識 (transformation knowledge)、流程知識 (process knowledge)等「3+1種知識」如何協助社會大眾理解與接受新科技,以及在民主多元社會推動淨零轉型的各項先決條件。他指出,公平 (平等涵蓋所有受影響的單位、呈現各方論述及價值)、完善 (新知且足以論述的能力)、正當 (決策透明,且能銜接過往政策或法規)、效益 (準時達成預期目標、有效運用時間和資源) 是推動包容參與的最重要的四項準則。而除了這些準則之外,也需要邀請利害關係人和民眾,共同創造能夠使人信服的敘事 (narrative),賦予淨零轉型特定的意涵,從而協助公眾克服對模型和統計數據的恐懼、產生認同。他接著介紹了包含分析暨審議式對話 (analytic-deliberative discourse) 在內的多種公民參與流程設計。Renn教授認為,公民參與既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需要巧妙的設計、充滿熱情、並使人信服,裡面有紮實的理論知識,但也有人性的群體互動,以及大量的實踐經驗。


公正轉型─塑造具有核心價值的淨零科技

  Renn教授精彩的演講與問答之後,論壇的第一場主題座談以「公正轉型」為題,既從歷史脈絡看「公正性」,也探討未來如何在邁向淨零的過程中做到不要遺落任何人。本場主題座談有三位與談人,並由同時身為TSH指導聯席會成員及臺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總監的趙家緯博士擔任主持人。

  第一場專講的Renn教授也擔任本場的與談人,他從本體論 (ontological)、分配 (distributive)、肯認 (recognition)、程序 (procedural)等四個面向來進一步延伸公正轉型的定義與概念,認為淨零轉型必須顧及過程中創造或惡化的各種「不公正」,包含權利與責任的失衡、資源與機會分配不均、弱勢群體沒有感到被尊重、以及特定族群被排除在集體決策之外等問題。

  同樣來自RIFS的Bernardo Jurema博士,則從國際發展及環境正義的視角,介紹公正轉型的去殖民脈絡。他將公正轉型的脈絡追溯到數百年來的帝國主義、殖民主義和資本主義,指出公正轉型需要整合來自全球各地的小規模運動,形成集體行動,才能對抗「碳殖民主義」,從而提供一種帶有轉型正義 (transitional justice) 觀點的公正轉型 (just transition) 思維。

  任教於臺灣大學社會系、近年投身於氣候與環境議題的社會學研究的劉仲恩教授則指出公正轉型是一種「觸發型概念 (sensitizing concept)」。相對於有固定標準的「定義型改念(definitive concept)」 ,觸發型概念只提供大略的方向,因此有助於政策規劃的思維能夠超越技術中心主義 (techno-centrism),從科技研發的層面擴展到人文社會科學。但劉教授也提醒,這種沒有明確指示的概念經常淪為空洞的流行術語,應慎防公正轉型僅有口號而沒有實踐。

  Renn教授與劉仲恩教授在對談過程中各自帶入具有德國與臺灣特色的公正轉型挑戰。Renn教授指出,東德與西德之間至今仍有差異,此外,也有許多氣候懷疑論者被認為是自私的,或對環境問題缺乏敏感度的。因此德國面臨的挑戰除了如何改革稅收與補貼來產生資源重分配,也包含營造相互尊重的氛圍,廣納極右翼在內的利害關係人和公民共同參與設計相關政策。

  劉仲恩教授則指出,臺灣人口多,土地小,因此再生能源產生的土地衝突成為顯著的問題。他也呼應Jurema博士的說法,認為臺灣同時在進行的轉型正義,有助於將淨零的公正轉型擴張到反思國內過去歷史上的不公正。同時,Jurema博士去殖民脈絡的公正轉型,也有助於臺灣思考原住民族在淨零路徑中應被確保的權利。


 

知識轉接活動(一):公正轉型團隊 & 整合評估模型團隊

  第一天下午的論壇,從淨零科技社會科學研究專案 (以下稱淨零社科專案) 帶來的知識轉接交流活動開始。由臺灣淨零路徑社會科學先導計畫主持人戴興盛教授介紹計畫整體方向,並由淨零社科專案各計畫團隊介紹目前進行的研究內容,提出與德國團隊以及所有與會者彼此交流的問題意識、工作方法、以及跨國經驗的比較。第一場由臺大社會系劉仲恩教授團隊的江順楠博士分享「臺灣公正轉型策略研析」計畫,以及由臺北科技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系徐昕煒教授分享「建構轉型導向之整合性評估模型」計畫。

  在交流活動中,大家討論的內容延伸公正轉型座談中關於光電與國土規劃衝突的議題,「再生能源政策與國土計畫體系接軌配套分析」計畫團隊的王筱雯教授,解析了屋頂型和地面型光電所牽涉的規劃差異,並分享團隊過去在面臨衝突時的協調和處理經驗,以及正在研擬的選址策略如何將利害關係人納入規劃討論流程中。徐教授進一步指出整合模型扮演的社會溝通角色。在發電潛力、碳稅稅率、電價等議題中,模型可以幫助分析各種結果,將難以妥協的各方堅持轉化為可以具體辯證的數據,與政府的路徑進行比較,從而展開協商對話。


GERICS經驗分享:應對全球暖化所需的社會轉型

  論壇第二場專題演講,由Daniela Jacob教授分享GERICS的氣候服務工作,並由TSH共同召集人李明旭教授及國家災防中心李欣輯研究員共同主持。作為IPCC《地球暖化1.5°C》特別報告以及AR5 WG II的主要作者,Jacob教授引用大量的IPCC報告內容,說明人類轉型在應對全球暖化中的必要性,以及為何巴黎協議以工業革命前的氣溫為基準線,要求將全球增溫控制在1.5℃內。她也介紹Johan Rockström等人提出的「地球系統邊界 (Earth Systems Boundaries, ESB)」,以及Tim Lenton等人近期從「人類氣候生態棲位 (human climate niche)」探討暖化造成的成本等研究,指出未來世代是否經歷更糟糕的世界,將取決於接下來這十年的抉擇。

  藉由IPCC AR6 WGII的成果,Jacob教授進一步梳理從氣候風險到氣候韌性發展的典範轉移,帶出氣候-生態系-人類社會是耦合系統 (coupled systems) 的概念,並從中帶出GERICS的角色。Jacob教授指出,作為推動轉型的角色,GERICS轉譯科學知識,提供諮詢和協助循證決策等氣候服務。GERICS把科學成果化為社會福祉,透過實踐導向的氣候變遷科學知識處理,貼近利害關係人的需求開發新產品,而後也與利害關係人實地驗證 (validation) 與事後評估 (ex-post evaluation) 成效,從而找出進一步擴大或擴散的可能性。

認識GERICS:Climate Service Center Germany


 

氣候服務與淨零工作坊

  接續第一日最後Jacob教授關於GERICS氣候服務的介紹,論壇第二日早上由GERICS的黃若亭博士與Rodrigo Valencia Cotera博士共同帶領一場兩小時的工作坊。兩位講者首先介紹GERICS的氣候服務,說明他們有自然科學背景的專家,善於分析觀測資料、資訊科技、以及地球系統模型,提供氣候模式或生成氣候情境等;他們也有人文與社會科學背景的專家,分析不同氣候情境相應的社會經濟發展路徑,將科學數據轉化為具有在地應用價值的氣候資訊與知識。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專家合作形成提供給公部門、公眾或私部門所需的諮詢服務,並有系統地收集使用者的回饋,除了改善產品,也累積豐厚的經驗和方法學。

  在分享氣候服務的實務經驗後,兩位講者邀請在場不同學科背景及工作同領域的與會者組成小組,參考歐盟委員會出版的跨領域工作圖譜,尋找自己在氣候服務與淨零路徑中所扮演的角色。接著兩位請與會者思考目前所參與的各項研究計畫,或是正在構思的問題意識中,可以如何運用GERICS的跨領域協作方法串接所有相關角色,共同發展推動淨零轉型的氣候服務。


知識轉接活動(二):再生能源與國土計畫團隊

  工作坊結束後,由淨零社科專案於第二場知識轉接交流活動分享研究與成果,政治大學地政學系鄭安廷教授分享「再生能源政策與國土計畫體系接軌配套分析」計畫,聚焦於臺灣政府正在草擬的再生能源用地白皮書。團隊指出白皮書背後有龐大的中央政府規劃權力,具有發展型國家特色 (developmental state),也提出在快速推動再生能源政策的情況下,其實還有法規制度缺口,以及部門之間發展戰略的協調機制缺位等問題。

  交流活動中,與會者提到德國與澳洲同樣有再生能源與其他部門的衝突經驗。Renn教授分享了讓社區共享專有權利以及分享光電利益的機制,包含太陽能建設計劃由公民委員會審查,讓社區參與決策;鄭教授則指出臺灣的土地擁有者和使用者經常不同,導致再生能源創造額外的失業問題;而黃若亭博士則進一步分享了如何協調不同所有權人之間的合作,發展出穩定商業模式的經驗。


 

公民參與─社會接受淨零科技的關鍵流程

  論壇第二天下午的第一場主題座談以公民參與為題,探討淨零轉型如何在政策形成的過程中就納入利害關係人的意見。本場座談有四位與談人,並由中山大學社會學系邱花妹教授擔任主持人。第一位分享人杜文苓教授,任教於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同時也身為創新民主中心主任以及非核家園專案推動小組委員會成員。杜教授分享她的團隊在臺灣北海岸關於能源民主的跨域研究經驗,以核廢料最終處置場選址為例,說明如何為不同利害關係人的不同需求設立目標、促進台電與當地居民的相互理解、塑造核電廠附近社群的集體想像,創造後核電的共同願景。她也進一步談到能源轉型要能成功,需要有足夠的社會接受度。社區居民應該成為能源轉型過程中的積極行動者,一反過去被排除在核電選址決策外的情景,讓電力設施與社區的關係從「鄰避設施」 (Not In My Back Yard, NIMBY,意為「不要在我家後院」)轉變為「迎毗設施」 (Yes In My Back Yard, YIMBY,「歡迎來我家後院」)。

  工研院綠能所的林綉娟經理,則是分享她作為臺灣能源轉型白皮書秘書處的成員,協助經濟部能源局將公民參與能源轉型制度化的經驗。林經理分享他們在預備會議中,如何規劃民眾參與的流程、與民眾共同界定能源白皮書的範疇,進而在共同協作階段導入產、官、學、研與民間能量,產出具體內容。林經理坦言,公眾參與的過程中也需要持續調整既有的工作方法,她回憶辦理公民對話時,許多居民沒有電子郵件或傳真,只能透過紙本與電話聯絡,最後工作團隊直接進到傳統市場與居民面對面互動,實際了解當地居民的社交模式,才成功建立群眾網絡。

  與談人Rodrigo Valencia Cotera博士分享的是他在GERICS 執行直接空氣捕獲和封存技術專案DACStorE經驗,專案團隊除了處理技術的經濟和生態面向,他個人的執行重點是關於社會接受度的處理和研究。他回憶,因為公眾擔心封存會引發爆炸、洩漏、或地震,加上部分環保團體渲染碳封存為「二氧化碳定時炸彈 (Zeitbombe CO2-Endlager)」,德國的碳捕封科技遲遲難以落地。面對法規的缺位以及社會大眾對於企業的高度不信任,DACStorE專案特別投入大量的精力在社會溝通上,讓民眾瞭解碳捕封可以為當地帶來哪些額外的收益或好處,並成立負排放科技研究學院 (Helmholtz Research School for Negative Emission Technologies) 以及DACStorE轉型棧 (DACStoreE Transformation Hub) 等,讓公眾的擔憂可以被聽見,再進一步與政府、業界和學界一起構思解方。

  來自RIFS的Thomas Bruhn博士則從心理學的視角,指出創造敘事在公民參與流程中的重要性。Bruhn博士是一位物理學家,有感於傳統會議模式無法促進有效對話,因此開始鑽研正念和同理等心理因素如何在永續發展相關的轉型中發揮作用。他指出,敘事不僅是要具體描繪與轉譯科學知識,更是在進入具體的知識與辯證之前,建立穩固的信任關係,從而在衝突中仍能願意理解彼此,最終協助讓公民參與的過程能夠成功凝聚共識。他認為任何有意義的討論都需要誠實與謙遜 (honesty-humility) 才能展開,而這需要大家共同努力營造良善的人際關係文化。


應對淨零衝擊的社會經濟解決方案

  論壇最後一場座談主題為社會經濟解決方案,聚焦如何以科學知識與證據為基礎,應對淨零科技研發與落地時產生的衝擊。本場座談主持人由TSH共同召集人戴興盛教授擔任,戴教授任職於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同時也是臺灣淨零路徑社會科學先導計畫的主持人。第一位分享的與談人為來自RIFS 的Johan Lilliestam教授,他檢視德國推動綠能轉型遭遇的行政能量問題,指出行政核定程序成為德國能源轉型的一大障礙,從提案到核定通過或不通過需要48個月。其中主因是複雜的官僚程序、行政的能量的低落,以及越來越多的群眾抗爭。Lilliestam教授指出,歐盟為了加快能源轉型,於2022年提出修改歐盟再生能源指令 (Renewable Energy Directive),規劃「風電與光電專區 (Go-to areas for wind and solar)」,並壓縮專區內工程申請期程為12個月內核定,逾期則視為自動通過。但這樣的法規鬆綁是挖東牆補西牆,沒有解決行政能量低落的問題,也沒有對民眾的抗爭增加溝通,或改變再生能源設施設置的規劃流程,因此不只沒有解決問題,甚至引發更大的反彈和抗爭。

  中研院經濟研究所的蕭代基研究員則從經濟學的視角檢視可協助達成淨零的政策措施和治理模型。蕭研究員是臺灣著名的環境經濟學家,他最關切的是如何創造減碳和負碳科技的經濟誘因,包含「懲惡獎善 (tax the bad, reward the good)」,例如課重稅、總量管制及排放交易制度 (cap and trade)、碳紅利 (carbon dividend)、碳債務基金 (carbon debt fund)等。蕭研究員特別推崇挪威政府養老基金 (Government Pension Fund of Norway) 的設計,將有限而不可再生的石油資源收益轉化為基金。座談中也談及Elinor Ostrom教授的「多中心 (polycentric) 治理模式」,透過「共有資源」的概念,像是透過氣候俱樂部 (climate club) 的實踐增加國際間的減碳合作意願,解決氣候危機這類具有外部性和公共財性質的難題。

  接著是任職於中正大學社會福利學系,同時為公務人員保障暨培訓委員會副主委的呂建德教授,從社會學的視角討論社會投資如何做為臺灣邁向淨零的解方。呂教授歷任中央與地方政府的社會政策相關局處首長,他認為不論是供給面造成的極化,或是需求面出現的不均發展,都需要社會投資的介入,化解淨零轉型過程中的社會不平等,從而避免社會動盪。呂教授坦言,在臺灣這種生產主義福利國家 (productivist welfare state),社會政策往往不是為了保障社會權利和義務,而是「臣服 (subordinated) 」於經濟目標,在這樣的脈絡下,臺灣非常缺乏「積極的勞動市場政策 (active labor market policy, ALMP)」,包含協助轉職與失業者就職等措施。他最後指出,淨零轉型是檢視臺灣現階段的發展型國家特性的契機,應反思需要哪些政治及經濟的轉型,並找尋東亞國家另類的社會政策選項。

  最後分享的黃若亭博士,有豐富的城市氣候變遷調適有經驗,專精於社會經濟面向,她從GERICS的工作經驗中分享如何創造敘事,由下而上擘畫淨零的解方。座談中,她透過臭氧層保護、減塑、以植物為主的飲食倡議、行人與單車路權、以及可負擔的公共運輸等案例,指出人類曾經並持續創造出成功的社會敘事來解決重大難解的議題,而淨零轉型也可以如此。但她也提出警語,舉例包含COVID-19疫苗施打在內的許多防疫政策,因為產生了造成社會分化的負面敘事,不只阻止了進一步的對話,也導致未來的政策很難再獲得公眾的信任。這樣的狀況要避免在淨零政策中再度發生。


尾聲與啟航

  在論壇的最後,面對在場以科學家為主的與會者,TSH召集人林敏聰教授指出,儘管大家主要在討論環境、科學與氣候,但我們關切的核心是人,既然核心是人,就需要建立共識才能向前行。

  林教授呼應論壇之中多位講者談到的敘事,他認為敘事包含圖像與故事,也包含音樂。他以巴哈的賦格為例,有許多條相互獨立、但是彼此融洽的旋律同時發聲,形成巧妙的對位 (counterpoint)。他認為這是給予淨零社科團隊以及所有參與淨零工作的夥伴們絕佳的敘事,不論是經濟學家、社會學家還是自然科學家,在走向淨零的過程中是彼此獨立,但也彼此相關,各自共同在整首樂曲之中扮演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林教授最後期待大家一起努力面對科學與政策之間的張力。政府的決策與行動步調很快,而支持好政策的足夠科學證據確需要時間取得和探討,這當中就需要很多溝通和協調。他舉例分布在全國各地、進行不同議題跨領域研究的淨零社科專案團隊,每兩週就聚集一次,針對各項主題彼此對焦,並與政策時間軸緊密協作。他希望大家可以一方面享受巴赫的音樂,另一方面也從對位法中的複雜關係獲得啟發,最後一起建立成功的團隊合作。

  為期兩日的「淨零與社會科學共舞 Net -Zero with Social Science」國際論壇正式結束之際,許多來賓仍把握聚首的機會留在會場繼續交流,這樣有活力而又有深度的互動作為這次論壇的尾聲,充分展現了TSH活動的特色。


 


 

延伸閱讀:關注淨零中的社會科學,TSH電子報推薦


530 view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