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Writer's pictureSustainabilityHub Taiwan

國際交流:美國Lehigh大學來訪認識臺灣永續議題

  如果大學時期有機會去一個陌生的國度兩周,但回國後要發表一份探討當地議題的研究論文,你會不會抓住這個機會呢?

 

  美國理海大學 (Lehigh University) 的Martindale Student Associates Honors Program就做了這樣的安排,為了培養學生的跨領域溝通表達能力、理性判斷與評論能力、學術書寫能力等,每年會遴選十多位學生參訪不同國家,了解該國社會、經濟、政策等議題,學生在回校後的一年針對有興趣的議題撰寫論文,發表論文集。從2021年起,他們參訪過的國家及區域已經有阿根廷、阿拉斯加,還有丹麥。

進一步認識Martindale Student Associates Honor Program

 

Martindale Sudent Associate Honors Program 歷年發行的論文集

 

  今年他們從亞洲各國中選擇臺灣作為參訪交流目標,團隊中包含12位經過遴選的學生,總共有24人前來。在為期2週 (5月19日至6月1日) 的參訪中,他們走訪政府部門、智庫、企業、民間團體等,並在5月23日來到了科技大樓。TSH安排多位共同召集人與網絡夥伴等,熱情分享臺灣永續研究,並以臺灣的研究文化、跨領域協作、科研治理、淨零轉型、利害關係人參與等主題展開討論。



  第一場次「淨零與社會科學」主題的分享中,TSH共同召集人李明旭教授介紹臺灣的淨零轉型,以及能源的高進口比例挑戰,指出就算依照現在的規劃進行能源轉型,到2050年時仍有70%的能源仰賴進口。老師也特別出題給有興趣的學生,建議可以了解看看如何在有限土地下發展綠能、數位轉型對淨零轉型的作用,以及關鍵原物料的角色。學生的提問踴躍,特別關注的議題包含臺灣的核能發展,還有綠能發展下能源調度形成的鴨子曲線 (duck curve)。李明旭教授在回應中表示,是否使用核能是一種選擇,而臺灣除了地震與颱風多,地狹人稠,連低放射性的廢棄物都難找到適合的存放地點。在能源調度方面,則是點出了儲能設備的重要性,以及架設併網和選址的挑戰。

 

  第一場次第二位分享人為TSH共同召集人戴興盛教授,以自身經歷述說,從體悟模型推估無法足夠涵蓋到社會的複雜性,到接觸Elinor Ostrom的著作《Governing the Commons: The Evolution of Institutions for Collective Action》,當中提到「社會生態治理的核心議題 (Core issue of socio-ecological governance)」,成為戴教授從經濟學跨入永續領域的契機。如今執行中的研究案,不論是與原住民權益相關的自然資源治理,或是緊扣淨零轉型的臺灣永續棧和淨零科技社會科學專案,全部都有以跨領域研究解決社會、環境問題的特性 (transdisciplinary research for social transformation, TDR)。學生的提問中關注原住民在政策制定和執行中的角色,戴教授提到臺灣雖從威權走向民主,但以往公民參與政策的機會不多,與原住民相關的政策多僅將其視為勞力產出者,直到前任總統才代表歷代政府致歉,如今則逐步肯認原住民族在山林治理的重要性及角色。



  上午的第二及第三場次,由TSH共同召集人林登秋特聘教授及TSH棧友臺灣海洋聯盟的成員曾筱君副教授分別分享臺灣的森林與海洋生態環境。林登秋教授說明,臺灣因地理位置位處亞熱帶季風區,且地形海拔落差大,形成獨特多元的氣候型態,林相從熱帶雨林到高山森林都有,加上臺灣位在多個生物群的交界處,因此生物多樣性及高。而他個人的研究興趣在於原生林,但由於過去殖民時期開始的大量開採,臺灣的中低海拔森林以次生林居多。由此他帶出,若要了解生態系統及其演化,不能忽略人為活動的影響,近年推動的臺灣長期社會生態核心觀測站 (LTSER) 就是關注社會變遷與生態環境的交互影響,現在已有6個站點。由於林教授分享的時間和空間尺度都較大,提問的主題也就包羅萬象,從河流到海洋、海水淡化與海岸帶生態都有提及,教授也一併分享近期的紅樹林去留爭議,一方提倡紅樹林的碳匯功能,另一方則強調栽種紅樹林會降低原有的生物多樣性,雙方各有科學依據,形成難以產生共識的僵持局面。

 


  午餐交流前的最後一位分享人,為TSH棧友臺灣海洋聯盟的成員曾筱君副教授,從臺灣的海事與海洋研究發展脈絡切入,並以戰爭歷史背景說明為何臺灣社會普遍畏懼海岸水域。曾教授提到臺灣的第一艘海研船,是1964年與美國政府合作下接收退役軍艦作為研究用途,直到1985年臺灣才有自己的海洋研究船隻。而在政府部門方面,過去雖有漁業的主管機關,但在2018年才成立海洋委員會作為海洋事務專責機構,因此海洋學者過去其實大都不熟悉如何和政府互動。曾教授最後分享貝蒙論壇以海洋為主題的Knowledge Action Network 與Moonjelly基金會進行的跨國研究,從語言學和考古學分析臺灣可能為南島語系民族的發源地,表示臺灣也曾是航海相當發達的區域,曾教授希望也可以藉此重新鼓勵臺灣民眾接觸水域,不再懼怕海洋。在隨後的交流中,學生除了好奇曾教授如何在這樣的文化下毅然選擇進行海洋研究,也關注臺灣現有的海洋信仰或傳統文化。曾教授表示研究領域的選擇是源自於成長環境和所受到的鼓勵,這點引起許多學生的共鳴。而在傳統信仰與文化方面,媽祖信仰一直都是臺灣文化很重要的一部分,時至今日仍然扮演重要角色,更因為文創的興起讓媽祖信仰成為年輕潮流。


 

  最後一場次以「濕地」為主題,由TSH棧友LTSER彰化棧成員宋郁玲特聘教授以及TSH指導聯席會成員王筱雯教授分別分享彰化芳苑及臺南七股地區的相關研究。宋教授以芳苑的海牛文化開場,介紹當地傳統潮間帶養蚵產業及環境條件,進一步帶出近年能源轉型的浪朝下,光電與風機陸續設立,形成養蚵產業、再生能源發展、觀光利益、濕地保護等的多方衝突。LTSER彰化站面對複雜的議題,以累積科學數據為主要任務,但也積極了解在地脈絡和需求。宋教授在問答中更進一步說明,當地蚵農所面臨的問題有其歷史根源和組織複雜性:多數蚵農不是土地擁有者,因此享受不到風機與光電設立所給付的補貼;另一方面,因政府的默許使用國有地者,在自然災害來臨時也無法申請政府補助;而蚵農沒有使用漁船,也無法透過漁會辦理保險。許多看似單純的衝突,其實背後都有著複雜的脈絡和利益分配問題。



  最後一位分享者為王筱雯教授,王教授團隊起初因溼地抽放水管理的問題開始在七股進行研究,在過程中體認到要以科學解決在地議題,需要真正了解居民的需求、建立信任,才能進一步共同找到問題根源、共同設計解方。以沙洲退化的問題為例,團隊讓居民透過參與式的活動了解迴避、順應、撤退、保護四種不同策略和結果,又依據第一次工作坊的參與者反應,設計第二場以海平面上升為主題的工作坊。如今七股面對的問題還有潟湖鹹化、光電大規模進駐等問題,團隊也同樣透過在地理解、共同設計尋求有效解方與路徑。在問答中王教授表示,臺灣人雖然對於地震和颱風的防災意識很深厚,對於氣候變遷卻沒有太深刻的感受與認知,團隊所進行的工作坊,一方面與民眾共同尋求問題解方,一方面也同時建立氣候相關意識與知識、連結氣候變遷與生活。

 

  在超過五個小時的交流中,理海大學師生發言踴躍,除了對於能源轉型、淨零等專業知識與議題的提問,也對於臺灣教授們的生涯發展抱有興趣,包含對議題與研究領域的抉擇、到國外求學後決定返鄉的過程,以及如何持續與國際夥伴保持連結與合作等。另一方面,理海大學師生在來臺前也已先了解臺灣的地理與國際情勢,對於國安問題、海洋領地及臺灣團隊在國際舞台上的角色與挑戰也相當感興趣。整場活動中,所有師生都展現極高的參與度和專注度,會後也有主動聯繫進一步想了解的內容。而本場活動結束後,團隊隨即趕場前往下一個交流行程,預計了解臺灣的教育體系和教學設計,接續的活動中更有和私人企業、地方團體等地交流,如此認真而充實的兩周活動,讓人不禁期待將於明年完成的論文集,期待見識透過理海大學師生的眼光所看見的臺灣!



44 view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