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訪人:國科會林敏聰副主任委員 / TSH 張朝翔 採訪整理
國家發展委員會於2022年三月公布的「臺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策略」提出四大轉型策略(能源、產業、社會與生活)與兩項治理基礎(科技研發與氣候法制)。其中「科技研發」由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以下簡稱國科會)主責,其推動方向除了在低碳、負碳、循環與永續能源等層面外,更納入「社會科學」作為整體規劃的基礎(如圖一 [1] )。社會科學在淨零戰略上扮演何種角色?淨零轉型中有何挑戰是隱而不見?轉型的變革將會把臺灣社會帶向何方?臺灣永續棧特別訪問國科會林敏聰副主任委員來為社會各界解析與說明。以下為專訪紀要。
科技的發展從理解社會的複雜性開始
臺灣永續棧問(以下簡稱問):這次淨零科技研發中特別加入了社會科學,請問您如何看待社會科學在淨零戰略中所扮演的角色?
林敏聰副主委答(以下簡稱答):近期無論在思考未來2035的科學及技術白皮書 [2]、或者是國科會內的大型科技計畫,我都認為科技不應是獨立於社會之外的元素,相反地,科技之發展與成熟和孕育它的社會環境息息相關。
回顧過往技術史的發展歷程,我們可以看到,技術的突破除了需要基礎科學的支撐外,社會本身的需求也密切驅動著科技發展脈絡。因此,我們需要去問,社會與淨零科技的連結是什麼?難道只是被動地在應用層面的連結而已嗎?其實有更多的主動性,甚至科技本身發展的方向、技術與路徑都可以從理解社會的複雜性 (complexity) 開始。
因此,社會科學首先是能夠幫助我們理解所處社會的樣貌與複雜性很好的知識,包含社會的生態、社會的結構、社會衝突與問題發生的原因與樣態…等等,這些是自然科學與工程學門相對陌生的。透過更多社會科學的研究能幫助我們理解民眾真正的需求,鑑別社會、文化面上的阻礙與機會,這樣才能以循證基礎來逐步推動淨零科技與轉型。
再者,除了廣泛的社會溝通,國科會希望借重社會科學,更準確的評估轉型對社會、經濟與環境所帶來的衝擊與影響,尤其在結構上的面向。例如,我們將使用模型(modeling) 來模擬未來情境,以比較不同政策路徑的優勢與風險。但若只有工程技術的推估將與現實有很大的落差,也需要透過社會科學整合社會面、經濟面與環境面,才能讓模型的不同未來情境模擬與推估能夠更完善、更可以作為決策參考。
除上述之外,推動轉型時也需要留意社會的核心價值是什麼?若目前多數人的想法與我們所想推動的轉型還有一段距離、甚至有衝突的話,那必然會面臨許多困境。而社會科學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知識基礎,它幫助我們從不同角度去思考整個社會經濟在價值與結構上有什麼樣的根本型貌,幫助我們看見「房間裡的大象」。
房間裡的大象:我們習以為常卻阻礙轉型的結構性問題
問:請問您所謂的「房間裡的大象」代表什麼意思?
答:這個意象應該不難理解:大象很大,明明大家都看得到,我們卻在房間裡談其他枝微末節的事情而忽略了牠。我常用這個西方諺語形容那些「存在於臺灣社會中阻礙進步價值的運作模式與觀念」,戲稱是「房間裡的大象」。大家對之視而不見,可能是已經看很久而習以為常、不自覺;也可能是大家刻意忽略,因為要把這頭「大象」移出房間實在太困難了。
不管是上述哪種情況,處理淨零轉型的過程中,都會發現都有一些結構性的因素使我們轉型過程困難重重,像是「能源價格不合理、需求無限擴張的消費主義」以及「臺灣的量產型的產業結構、勞動者的低薪結構、基本權利保障不穩固」等等,這就是我所謂隱藏在房間裡的「大象」。
第一頭大象:能源價格
問:能否請您更具體解釋一下您上述提到的眾多「大象」對社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答:淨零轉型包含能源、產業、社會與生活等四種轉型,雖然面對的問題各自不同,但其實都是環環相扣的。舉例而言,產業與生活面要轉型,能源使用的型態、方式首先要改變,而回過頭來,「能源的價格」就是我們社會中一頭「房間裡的大象」,除了牽動著上述四種轉型,也直接決定市場的消費行為與(外部)成本分擔的公平性。
臺灣是一個海島國家,過去我們大部分的能源都是仰賴進口,但我們的能源價格跟國際相比卻是特別低廉。為何我們的能源價格要壓低呢?因為要支持我們的量產型產業結構,相對於創新型產業,它更重視生產成本的降低。由於能源價格直接牽動著生產成本的高低,而主流的資源分配仍侷限在短期利益下的「產業成長掛帥」的思維,長期以來,「量產與壓低成本(cost-down)」就變成了政策的最高原則。假使這樣的經濟發展思維與結構沒有改變,將使產業缺乏誘因與動力去做必要的改革與轉型,因為產業認爲投入資源進行研發,和維持使用廉價能源的成本相比根本不划算。
同樣的結構性問題也反映在節能推動上,若電價未合理反映實際成本,民眾的生活方式還是習慣以「高能源、低價格」去享受,能源需求量將很難有明顯的下降。我們長期不去處理這頭「大象」,國家用補貼隱藏原有的外部成本,這並非一個健康的經濟社會體制。
第二頭大象:攸關公平正義的基本權利保障
另外一個房間裡的大象是社會對「基本權利」的保障不穩固而衍生的相關問題。若我們的社會本身就是不平等的,淨零轉型伴隨而來的轉變將會使這個不平等縮減還是加劇惡化?若我們推動了一個表面很進步的工作,卻忽略了脆弱的族群,反而造成這個社會更不平等,那這就不是我們所樂見的。舉近期討論很多的「碳費」為例,我三年前拜訪德國時與當地專家討論到碳稅的實施經驗,他們開始反思碳稅制度:雖然表面上向生產廠商徵收,但研究發現成本仍是透過物價上漲轉嫁到國民身上。所以若未有實際研究完整評估了解它可能帶來的衝擊,可能反而會加劇社會內部的張力與衝突。
因此,我認為像是「經濟平權」與「勞動權益」就必須納入作為淨零轉型路徑中的基本要件來考量。在淨零轉型中,這兩個要素在其他被密集討論的重大議題,例如數位經濟轉型、全球化衝擊等等,也具有同樣的重要性。過往臺灣在進行轉型時,對這些基本權利的保障不夠穩固,往往只顧經濟成長的單一價值而忽略、甚至犧牲了其他價值。這是為何我們要談「公正轉型」,在逐步汰除化石燃料使用的過程中,一定會對社會裡較脆弱的族群造成衝擊。我們需要社會科學對這些可能的衝擊背後長期被我們忽略的結構(大象),進行更清楚的辨識與評估,並以完善的配套來支持協助受影響族群,才有可能邁向不遺漏任何人的淨零社會。
淨零轉型的契機:邁向更團結、自由與平等的永續國家
問:您剛才提到的「不遺漏任何人」的淨零社會,請您再更仔細描繪一下,轉型之後,您想像中整個社會的樣貌或圖像是什麼樣子?
答:2050年達成「淨零排放 (Net Zero)」,這實際上是非常簡略的目標設定與說法。我們應該進一步問,我們真正期待的改變是什麼?我們對於未來社會的想像為何?我們整個社會與經濟結構又會如何改變?國土環境會受到怎樣的衝擊或改變?然後我們會進一步問一個問題,什麼樣的社會與國家可以孕育出一個永續的未來。
倒過來說,若我們沒有整體的結構改變,單仰賴科技或單一政策之變革,其實是不可能達到淨零的;整個社會體制、經濟路線、甚至價值觀與文化都必須多管齊下回應與調整才有可能,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要做到四個不同面向轉型。在這個意義下,淨零排放其實是讓我們能共同攜手來處理那些「房間裡的大象」的重要「共同議題」,其背後所驅動的願景應是成為更團結、更自由、更平等的永續國家。
我的想像與期盼是,轉型後的臺灣不僅能夠成為一個「自由的生命共同體」;在維護自由與繁榮的同時,我們能尊重環境資源限制條件來推動永續發展,能注重各世代間之公平、正義,持續改進生活品質,邁向更平等與更具韌性的福祉社會。
藉由社會科學完善循證基礎
問:無論是學術研究或科技都必須要落地才能發生影響力,請問您期待未來能如何應用淨零科技的社會科學的研究成果?
答:淨零排放的努力是現在進行式,過去還沒有現成的解方,世界各國都在嘗試尋找不同的解方。需要注意的是,我們不是要盲目複製國外有的東西,而是在汲取他國成功經驗的同時,要能找出屬於本土的解方與路徑。國科會目前正推動淨零科技社會科學研究,也特別盤點我國在淨零轉型中的關鍵議題和知識缺口,期望針對刀口,聯合各界來共同尋求解方。
當然,能和淨零對接的社會科學研究不能只是談抽象理論或一般方法論,它要能具體回應包含在地的現實問題,協助整體社會調整發展方向,這其中包含兩項重要工作:具有循證基礎的「政策形塑」與民主治理下的「社會溝通」。
首先,各部會進行的重要決策規劃,其實目前都還很缺乏循證基礎(evidence-based)的討論。從國科會立場,我們不是要去「介入」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的事務,而是協助完善基礎知識,提供重要的研究證據與資訊,以及建立起協作的機制平台,使學界、各部會的法人智庫、以及NGO,都能共同合作來擬定宏觀具全局性的政策。
再者,淨零轉型需要社會溝通。尤其是在民主治理理念下的溝通與協作。若利害關係人彼此之間資訊不對等,或是有知識缺口,就很容易因彼此認知到的問題不同而產生隔閡,甚至產生衝突。因此「跨領域的基礎研究」非常重要,不僅社會科學內要跨領域(例如政治學、經濟學、社會學…等等),更應該要橫跨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領域,這樣才能真正理解複雜的社會生態系統,提供學術知識與數據作為溝通的基礎。此外,社會科學其中一個強項是能夠提供更多創新的參與機制,藉此讓更多利害關係人都能真正地納入對話中來共同處理問題。
最後,我想像中的「政策形塑」跟「社會溝通」應該是兩者並行。這個意思是說,並非我們已經把知識、把菜(政策)都煮好了,我們才跟民眾講說好不好吃、說服大家吃下去,這樣是單向的社會溝通;更理想的情形是我們與社會大眾共同來思考需要什麼樣的菜,我們可以怎麼樣去料理?透過雙向的對話以及循證跨域的基礎研究,一面與社會連結溝通,一面反饋政策形塑,同時逐步建立起國家在公共政策領域的民主治理新典範。
國家扮演的重要角色之一就是提供很多議題討論時所需要的「公共資源」,幫助各界具備必要的知識與證據去理解議題,然後建構解決方式的路徑。要感覺到大象個別部分的存在也許不難,但要承認「大象」的存在,並且找到解方路徑並不容易。對此,在與科技的協作下,人文社會科學不僅在淨零轉型路徑中將扮演一個關鍵角色,同時也是拼出臺灣永續圖像中不可或缺的一塊。
參考文獻
取材自:國家發展委員會(2022年3月30日)。臺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總說明之簡報,第26頁。資料來源連結於此。
〈錨定2035科技遠景 國科會「科學技術白皮書」階段性規劃策略出爐〉。報導來源:https://www.nstc.gov.tw/folksonomy/detail/17e96508-ba29-43cb-bc35-cb9dd14acaca?l=CH
---
延伸閱讀
◎ 淨零科技社會科學研究的規劃歷程與整體架構:臺灣淨零科技社會科學研究整體規劃
◎ 公正轉型篇:淨零之路道阻且長,公平正義不能退讓
◎ 淨零社會生活願景篇 1:低碳、清簡又幸福?經濟「後成長」的生活想像
◎ 淨零社會生活願景篇 2:推動淨零生活轉型:從「社會溝通」到「社會支持系統」
◎ 再生能源與國土計畫篇(上):化解「綠色衝突」的整體框架
◎ 再生能源與國土計畫篇(下):各部門與各級政府的需求結合
◎ 整合性評估模型篇:評估淨零路徑的模型及其背後所需的社會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