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Writer's pictureSustainabilityHub Taiwan

碳索臺灣淨零路徑

Updated: Jul 11

2021.10本期主編的話


郭財吉 (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工業管理系教授)


  面對極端天氣與緊急氣候的衝擊,許多國家陸續提出碳中和,並宣示於2050年前達成淨零排放目標。歐盟執委會2021年7月14日亦提出「2030年減碳55%包裹法案 (Fit for 55 Package)」,包括:碳交易制度修正,歐盟減碳責任分攤法案,碳邊境調整機制 (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 CBAM) 等多項政策工具。國際能源署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IEA) 亦提出「2050淨零:全球能源部門的路徑圖」,此能源路徑為一個具有成本效益與經濟生產的動態轉型路徑,需要跨界合作實踐才能共同達成。


  達成淨零排放的目標,需跨領域的人才彼此碰撞與對話,釐清待解決之問題,從而找出相對應的全方位解方與轉型路徑。TSH發起人林敏聰次長提出「TSH期望翻轉傳統學術運作模式的跨界協作實驗,同時也可以密切地連結實踐」,推動建立知識並轉化為行動 (from Knowledge to Action),以回應永續價值的轉型路徑。因此TSH第三期電子報,將探討臺灣在面對淨零排放的目標,借重國際經驗的減碳四大支柱,考量五個要素:關鍵技術、政策工具,公正轉型,社經衝擊,與對話溝通等,建立協作文化,期望各方可一起合作,共同找出邁向2050的臺灣淨零路徑。


  本電子報首先專訪科技部林敏聰政務次長,針對臺灣在地的環境,產業,與社會特性,分享如何能借重國際經驗,建立協作文化,以系統性方式來面對淨零排放路徑的複雜問題。面對臺灣的環境特性,產業特性,與社會特性,極端氣候已是攸關性命與財產的問題,因此產業不應只靠原有成本競爭或單一技術製造的線性經濟模式,需同時考量生產端與消費端,以進步價值作為產業升級的內在推動力。另外,自然司永續學門李明旭召集人在專訪時也指出,儘管從能源生產端去碳化可大幅接近淨零排放,但消費端的使用方式多元,要真正達到淨零排放,需考量能源消費使用與結構的改變。而此種改變,林敏聰次長更進一步補充淨零轉型不只需要技術,過程中的公正性更應該被重視。



  面對淨零排放,除了需要扁平式的溝通與透明資訊,更需要邀請利害關係人參與並進行協作與溝通。目前行政院淨零排放專案工作組中已規劃四大工作圈(去碳能源、產業及能源效率、運具電氣化、負碳技術),並盤點與規劃相關的政策工具。本期電子報也特別邀請專家學者,分別就四大工作圈提出各自的觀點。中原大學徐昕煒教授指出去碳能源的發展過程中,除了考量高再生能源占比的系統性配套規劃及科技研發外,資源、技術、經濟與市場潛力也需一併考量。臺北大學莊雅婷教授與TSH趙家緯科學家則以國外的能源效率中的住商淨零轉型案例,提醒能源政策的設計,也需納入行為科學的機制設計,以系統性引導長期的改變。成功大學鄭祖睿教授強調運具電氣化的轉型過程,需透過跨部會、跨層級,和公私協力的理性討論而形成淨零路徑。中經院劉哲良與TSH趙家緯科學家則指出負碳技術的發展(碳捕捉,碳封存,及碳再利用)為目前邁向淨零的重要關鍵技術,需要及早評估並因應其減碳成本、可行性、土地資源,與潛在的環境衝擊。



  四大工作圈的目的是期望能找出臺灣邁向淨零路徑的政策。目前我國最高氣候政策法案「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即將修法為「氣候變遷因應法」,除了加入碳費徵收機制、新增調適專章,明確各部會減碳權責,拉抬氣候治理層級,並進而推動各項政策工具,如:進行全面的排放源盤查,訂定收費對象、碳費費率、減免辦法及碳含量認證。臺灣永續棧趙家緯科學家也提醒過去溫室氣體減緩政策工具主要有:經濟工具、管制工具、財政工具以及資訊工具等四大類,須留意單一政策工具無法達成所需的減量強度,因此在設計政策工具時,需事先考量各個政策工具間的互動關係,才能發揮最大效果。


242 views
bottom of page